2025年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工业气体企业排名(附榜单)

分享到:

中商情报网讯:2025年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工业气体企业分别为:中船特气、金宏气体、华特气体、杭氧股份、南大环境、中泰股份、和远气体、昊华科技、凯美特气、陕鼓动力。

中船特气作为电子特气“国家队”,依托718所技术垄断高纯气体(如六氟丁二烯),领跑半导体国产化;金宏气体以“空分+气体运营”一体化布局,深耕长三角并拓展氢能;华特气体凭电子特气技术突破(如光刻气)打入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杭氧股份借全球空分设备龙头优势,向新能源用氧及稀有气体领域延伸;南大环境依托南大科研资源,聚焦“高纯+环保”气体服务长三角半导体;中泰股份以深冷技术切入氢能全产业链,电子级氢气填补国内空白;和远气体深耕华中区域,电子特气与LNG双轮驱动;昊华科技(黎明院)凭借军工技术积淀,在含氟电子特气领域领先;凯美特气以多元化气体(工业级、食品级、电子级)抗周期,电子级CO₂及氢气链增长可期;陕鼓动力以透平机械优势拓展“园区气体岛”,受益“双碳”节能改造与氢能出口。整体看,电子特气、氢能及国产替代是核心增长引擎,技术壁垒、区域布局与新兴场景适配能力决定企业竞争力。

2025年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工业气体企业排名

排名 简称 主要产品 竞争优势 潜力亮点
1 中船特气 高纯电子特种气体(三氟化氮、六氟丁二烯、电子级砷烷等)、三氟甲磺酸系列化学品 依托中国船舶集团718所50余年技术积淀(电子特气“国家队”);产品覆盖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核心领域,通过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头部客户认证;打破海外技术垄断(如六氟丁二烯)。 半导体国产化加速(国产芯片自给率提升)推动电子特气需求;布局第三代半导体(SiC、GaN)配套气体,高附加值产品线持续拓展。
2 金宏气体 大宗气体(O₂、N₂、Ar)、特种气体(超纯氨、H₂、He)、电子特气(高纯氧化亚氮、硅烷等) 国内民营工业气体龙头,区域布局完善(长三角为核心);“空分设备+气体运营”一体化降本;与半导体(中芯国际)、光伏(隆基)、面板(TCL华星)头部客户长期合作。 聚焦电子特气研发(如高纯氨、硅烷提纯技术突破);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制氢-储运-加氢站);通过并购扩大市场份额。
3 华特气体 电子特气(高纯六氟乙烷、锗烷、光刻气Ar/Ne/Xe混合气)、普通工业气体 国内电子特气国产化标杆,产品覆盖半导体前道工艺全环节;通过ASML、GIGAPHOTON等国际设备商认证(进入全球供应链);中科院背景研发团队,技术迭代快。 半导体国产替代深化(晶圆厂扩产)带动电子特气需求;锗烷、光刻气已实现国产替代;拓展电子级硫化物、羰基化合物(光伏/OLED应用);加速海外市场(日韩、东南亚)。
4 杭氧股份 空分设备(大型工业气体分离装置)、工业气体(O₂、N₂、Ar、稀有气体)、特种气体(电子级氖氪氙混合气) 全球空分设备龙头,10万等级以上空分设备自主化;依托设备优势向气体运营转型;客户覆盖钢铁、化工、新能源(锂电池)。 新能源赛道(锂电、光伏)用氧/氮需求增长(单GW锂电用氧约1000吨);布局稀有气体(氖、氪、氙)提取(半导体/激光器需求);“双碳”背景下节能降耗技术(低碳空分)新增长点。
5 南大环境 电子特气(高纯氨、高纯笑气、电子级硫酸)、环保型气体(低VOCs溶剂)、工业气体(O₂、N₂) 依托南京大学科研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特气纯化、气体分离技术原创性突破;产品聚焦“高纯+环保”(符合半导体/面板ppb/ppm级纯度要求);与长三角半导体企业(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合作。 半导体产业链向国内转移(晶圆厂扩产)带动高纯气体需求;气体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电子尾气回收)契合“循环经济”;拓展环保型气体(替代传统溶剂,涂料/油墨绿色转型)。
6 中泰股份 深冷设备(LNG装置、氢液化装置)、工业气体(H₂、天然气)、特种气体(高纯氢、超纯氢) 深冷技术国内领先(氢液化、天然气液化核心技术);设备市占率居前;依托技术优势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制氢-储运-加氢);电子级氢气(纯度99.9999%)突破(满足半导体光刻需求)。 氢能产业爆发(2025年绿氢产能或达100万吨)带动氢液化设备与高纯氢需求;与光伏企业(如隆基氢能)合作制氢设备;电子级氢气国产替代空间大(当前依赖进口)。
7 和远气体 工业气体(O₂、N₂、Ar)、特种气体(电子级氨、H₂、He)、液化天然气(LNG) 华中地区工业气体龙头,区域布局密集(湖北、安徽、湖南);“双基地”战略(宜昌化工园、荆州电子特气园),电子特气产能扩张;与长江存储、华星光电等本地龙头合作。 中部制造业升级(湖北“光芯屏端网”)带动特种气体需求;电子级氨、氢气项目投产填补华中空白;布局氦气进口与分销(中石油/中石化资源);LNG受益能源结构调整(替代煤炭)。
8 昊华科技 电子特气(NF₃、SF₆、WF₆)、含氟气体(三氟化氮、六氟化硫)、航空航天用特种气体 中国化工集团旗下科技平台,军工技术背景(黎明院原核工业部直属);产品认证壁垒高(航天/军工体系);含氟电子特气技术研发领先(国内第一梯队)。 军工/航空航天领域特种气体需求稳定(卫星、火箭用气);半导体国产化推动含氟电子特气(NF₃刻蚀)需求;布局新能源(光伏用SF₆替代气体)契合“双碳”。
9 凯美特气 工业气体(O₂、N₂、Ar)、特种气体(电子级CO₂、H₂、甲烷)、食品级液体CO₂ 国内气体分离技术领先(膜分离、深冷分离);产品多元化(工业级、食品级、电子级),抗周期能力强;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合作(食品级CO₂市占率领先),现金流稳定。 电子级CO₂(纯度99.999%)需求增长(半导体清洗、LCD面板),提纯技术升级切入;布局氢气产业链(制氢-充装),与新能源车企合作加氢站;食品级气体受益消费升级(饮料、冷链)。
10 陕鼓动力 工业气体(O₂、N₂、Ar)、空分设备(轴流+离心复合式压缩机)、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 国内透平机械龙头,15万等级以上空分设备技术国际先进;依托设备优势拓展“园区气体岛”模式(集中供气降本);与钢铁、化工龙头(宝钢、万华)深度绑定。 “双碳”背景下钢铁/化工节能改造需求(富氧燃烧技术);布局氢能压缩机组(绿氢储运);“一带一路”沿线工业气体需求增长,设备出口潜力大。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通用工业气体市场调查与投资机会前景专题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