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卫星导航行业总产值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图)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5-04-25 10:56
分享:

中商情报网讯:卫星导航是指采用导航卫星对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精度、全天候、全球覆盖等显著优势。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有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和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稳步提升,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不断释放对卫星导航设备及时空数据的需求,为北斗时空信息应用与服务市场的发展注入活力,产业整体经济效益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卫星导航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5362亿元,同比增长7.09%。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将达到6021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卫星导航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和规模化应用,报告期内,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众多支持政策,国家相关部委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稿)》《关于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的通知》《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等行业政策的基础上,发布了多项规划及意见,鼓励推动北斗产业发展。

2.产业链完备自主,技术不断成熟

当前,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已基本形成覆盖卫星平台和卫星载荷、北斗芯片、模块板卡、终端集成等完整体系,基础产品供应链稳定,芯片等基础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实现亿级量产规模,有力支撑了自主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健发展。国产导航芯片制程也领先全球,抗干扰天线、高精度天线技术日趋成熟,配合星基增强与地基增强系统,现已可实现毫米级高精度定位,为众多行业和大众应用场景提供了技术支持。

3.“北斗+”融合深入,创新应用涌现

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正以技术体系创新和应用模式创新为主线,积极推动“北斗+”融合技术创新和“+北斗”时空应用发展。在技术融合方面,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正加速与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创新,推动卫星导航技术向智能化、综合化方向迈进,如北斗系统通过与人工智能AI算法的结合,实现了高精度定位技术与智能感知、智能控制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拓展了传统行业的应用场景,如无人巡检、智能监控等,更催生了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新业态。随着技术标准完善和跨领域协作深化,北斗与人工智能AI的协同效应将推动全行业向高效化、智能化方向持续升级,催生新一代时空智能体系。

在应用创新方面,“行业+北斗”跨行业协同发展的趋势明显,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突破行业纵深,从测量测绘领域向灾害监测、交通、农业、能源、水利水文、自动驾驶等下游行业应用领域扩展和深化,创新应用场景持续涌现,发展出无人化、智能化的生产作业新模式,如在农业机械、工程机械领域,利用北斗系统通过高精度定位技术结合导航控制算法,实现机械车辆或农用车辆的高精度自动化作业,生产效能显著提升,以科技创新驱动,赋能新质生产力。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卫星导航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