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GDP同比增长3.0%(图)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3-02-28 11:21
分享:

中商情报网讯: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316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98亿元,增长2.3%。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316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98亿元,增长2.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8%。全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698元,比上年增长3.0%。国民总收入1197215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全员劳动生产率[4]为152977元/人,比上年提高4.2%。

年末全国人口[6]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死亡率为7.37‰;自然增长率为-0.60‰。

1 2022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国人口 141175 100.0
其中:城镇 92071 65.2
乡村 49104 34.8
其中:男性 72206 51.1
女性 68969 48.9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7] 25615 18.1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 87556 62.0
60周岁及以上 28004 19.8
其中:65周岁及以上 20978 14.9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3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5931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62.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比上年少增63万人。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全国农民工[8]总量29562万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外出农民工17190万人,增长0.1%;本地农民工12372万人,增长2.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6.1%。农产品生产者价格[9]上涨0.4%。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16个,持平的为1个,下降的为53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6个,下降的为64个。

2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标 全国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 2.0 2.0 2.0
其中:食品烟酒 2.4 2.6 2.1
衣 着 0.5 0.6 0.3
居 住[10] 0.7 0.5 1.3
生活用品及服务 1.2 1.2 1.0
交通通信 5.2 5.2 5.0
教育文化娱乐 1.8 1.9 1.7
医疗保健 0.6 0.6 0.8
其他用品及服务 1.6 1.5 2.0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1277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1225亿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7261元人民币,比上年贬值4.1%。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较快成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11]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5%;装备制造业[12]增加值增长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8%。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13]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14]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8%。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15]比上年增长18.9%。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700.3万辆,比上年增长90.5%;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3.4亿千瓦,增长46.8%。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16]43829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5%。全年网上零售额[17]13785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908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4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近1.7亿户。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分区域看[18],全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6220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中部地区生产总值266513亿元,增长4.0%;西部地区生产总值256985亿元,增长3.2%;东北地区生产总值57946亿元,增长1.3%。全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100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559766亿元,增长3.0%;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290289亿元,增长2.5%。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

绿色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全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19]比上年下降0.1%。全年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295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5%。在监测的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62.8%,未达标的城市占37.2%;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3%。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全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9%,Ⅳ类断面比例为9.7%,Ⅴ类断面比例为1.7%,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83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2945万公顷,减少47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2352万公顷,减少5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307万公顷,减少25万公顷;大豆种植面积1024万公顷,增加183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00万公顷,减少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14万公顷,增加4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47万公顷,增加1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68653万吨,比上年增加368万吨,增产0.5%。其中,夏粮产量14740万吨,增产1.0%;早稻产量2812万吨,增产0.4%;秋粮产量51100万吨,增产0.4%。全年谷物产量63324万吨,比上年增产0.1%。其中,稻谷产量20849万吨,减产2.0%;小麦产量13772万吨,增产0.6%;玉米产量27720万吨,增产1.7%。大豆产量2028万吨,增产23.7%。

全年棉花产量598万吨,比上年增产4.3%。油料产量3653万吨,增产1.1%。糖料产量11444万吨,减产0.1%。茶叶产量335万吨,增产5.7%。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227万吨,比上年增长3.8%。其中,猪肉产量5541万吨,增长4.6%;牛肉产量718万吨,增长3.0%;羊肉产量525万吨,增长2.0%;禽肉产量2443万吨,增长2.6%。禽蛋产量3456万吨,增长1.4%。牛奶产量3932万吨,增长6.8%。年末生猪存栏45256万头,比上年末增长0.7%;全年生猪出栏69995万头,比上年增长4.3%。

全年水产品产量6869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5568万吨,增长3.2%;捕捞水产品产量1301万吨,增长0.4%。

全年木材产量10693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7%。

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积78万公顷,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1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01644亿元,比上年增长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3%;股份制企业增长4.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0%;私营企业增长2.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7.3%,制造业增长3.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7%,纺织业下降2.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6.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6%,汽车制造业增长6.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1%。

3 202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20]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万吨 2719.1 -5.4
亿米 467.5 -6.9
化学纤维 万吨 6697.8 -0.2
成品糖 万吨 1486.8 2.6
卷烟 亿支 24321.5 0.6
彩色电视机 万台 19578.3 5.8
家用电冰箱 万台 8664.4 -3.6
房间空气调节器 万台 22247.3 1.9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亿吨标准煤 46.6 9.2
原煤 亿吨 45.6 10.5
原油 万吨 20472.2 2.9
天然气 亿立方米 2201.1 6.0
发电量 亿千瓦时 88487.1 3.7
其中:火电[21] 亿千瓦时 58887.9 1.4
水电 亿千瓦时 13522.0 1.0
核电 亿千瓦时 4177.8 2.5
风电 亿千瓦时 7626.7 16.2
太阳能发电 亿千瓦时 4272.7 31.2
粗钢 万吨 101795.9 -1.7
钢材[22] 万吨 134033.5 0.3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6793.6 4.9
其中:精炼铜(电解铜) 万吨 1106.3 5.5
原铝(电解铝) 万吨 4021.4 4.4
水泥 亿吨 21.3 -10.5
硫酸(折100%) 万吨 9504.6 1.3
烧碱(折100%) 万吨 3980.5 2.3
乙烯 万吨 2897.5 2.5
化肥(折100%) 万吨 5573.3 0.5
发电机组(发电设备) 万千瓦 18376.1 15.0
汽车 万辆 2718.0 3.5
其中:新能源汽车 万辆 700.3 90.5
大中型拖拉机 万台 40.0 -2.8
集成电路 亿块 3241.9 -9.8
程控交换机 万线 883.8 26.3
移动通信手持机 万台 156080.0 -6.1
微型计算机设备 万台 43418.2 -7.0
工业机器人 万套 44.3 21.0
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 万千瓦 34364.2 46.8
充电桩 万个 191.5 80.3

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5640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7.8%。其中[23],火电装机容量133239万千瓦,增长2.7%;水电装机容量41350万千瓦,增长5.8%;核电装机容量5553万千瓦,增长4.3%;并网风电装机容量36544万千瓦,增长11.2%;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39261万千瓦,增长28.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84039亿元,比上年下降[24]4.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23792亿元,比上年增长3.0%;股份制企业61611亿元,下降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0040亿元,下降9.5%;私营企业26638亿元,下降7.2%。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15574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制造业64150亿元,下降1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315亿元,增长41.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72元,比上年增加0.91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9%,下降0.64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6%,比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全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25]为75.6%。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3383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8369亿元,比上年下降1.2%,其中国有控股企业3922亿元,增长8.4%。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14518亿元,比上年增长0.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9674亿元,下降0.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7855亿元,下降2.3%;金融业增加值96811亿元,增长5.6%;房地产业增加值73821亿元,下降5.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47934亿元,增长9.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39153亿元,增长3.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7%,利润总额增长8.5%。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26]506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226122亿吨公里。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7亿吨,比上年增长0.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6亿吨,下降1.9%。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9587万标准箱,增长4.7%。

4 2022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总量 亿吨 506.1 -3.0
铁路 亿吨 49.3 4.5
公路 亿吨 371.2 -5.5
水路 亿吨 85.5 3.8
民航 万吨 607.6 -17.0
管道 亿吨 8.6 3.1
货物运输周转量 亿吨公里 226121.8 3.4
铁路 亿吨公里 35906.5 8.2
公路 亿吨公里 68958.0 -1.2
水路 亿吨公里 121003.1 4.7
民航 亿吨公里 254.1 -8.7
管道 亿吨公里 5621.8 3.7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56亿人次,比上年下降32.7%。旅客运输周转量12921亿人公里,下降34.6%。

5 2022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总量 亿人次 55.9 -32.7
铁路 亿人次 16.7 -35.9
公路 亿人次 35.5 -30.3
水路 亿人次 1.2 -28.8
民航 亿人次 2.5 -42.9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12921.4 -34.6
铁路 亿人公里 6577.5 -31.3
公路 亿人公里 2407.5 -33.7
水路 亿人公里 22.6 -31.7
民航 亿人公里 3913.7 -40.1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31903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719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752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7873万辆,增加1627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17740万辆,增加1003万辆,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6685万辆,增加954万辆。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7]14317亿元,比上年增长4.5%。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9.4亿件,包裹业务0.2亿件,快递业务量1105.8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0567亿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8]17498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29]1083万个,其中4G基站603万个,5G基站231万个。全国电话用户总数186286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68344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19.2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0]5896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386万户,其中100M速率及以上的宽带接入用户[31]55380万户,增加5513万户。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32]18.45亿户,增加4.47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10.67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33]10.6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75.6%,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1.9%。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2618亿GB,比上年增长18.1%。全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4]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0812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1.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比上年下降0.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80448亿元,下降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285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395792亿元,增长0.5%;餐饮收入额43941亿元,下降6.3%。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7%,饮料类增长5.3%,烟酒类增长2.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6.5%,化妆品类下降4.5%,金银珠宝类下降1.1%,日用品类下降0.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9%,中西药品类增长12.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4%,家具类下降7.5%,通讯器材类下降3.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7%,汽车类增长0.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6.2%。

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4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9556亿元,比上年增长4.9%。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138亿元,增长5.1%。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分区域看[35],东部地区投资增长3.6%,中部地区投资增长8.9%,西部地区投资增长4.7%,东北地区投资增长1.2%。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14293亿元,比上年增长0.2%;第二产业投资184004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投资373842亿元,增长3.0%。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6]310145亿元,增长0.9%。基础设施投资[37]增长9.4%。社会领域投资[38]增长10.9%。

6 2022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行业 比上年增长(%) 行业 比上年增长(%)
总计 5.1 金融业 10.5
农、林、牧、渔业 4.2 房地产业[39] -8.4
采矿业 4.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4.5
制造业 9.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1.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9.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0.3
建筑业 2.0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1.8
批发和零售业 5.3 教育 5.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9.1 卫生和社会工作 26.1
住宿和餐饮业 7.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1.8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42.1

7 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与运营能力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 万千伏安 25839
新建铁路投产里程 公里 4100
其中:高速铁路 公里 2082
增、新建铁路复线投产里程 公里 2658
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 公里 3452
新改建高速公路里程 公里 8771
港口万吨级及以上码头泊位新增通过能力 万吨/年 25561
新增民用运输机场 6
新增光缆线路长度 万公里 47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比上年下降10.0%。其中住宅投资100646亿元,下降9.5%;办公楼投资5291亿元,下降11.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0647亿元,下降14.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6366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5343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26947万平方米,增加4186万平方米。

全年全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34万套,基本建成181万套;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265万套(间)。全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25万个,涉及居民876万户。

8 2022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投资额 亿元 132895 -10.0
其中:住宅 亿元 100646 -9.5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904999 -7.2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639696 -7.3
房屋新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120587 -39.4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88135 -39.8
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86222 -15.0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62539 -14.3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135837 -24.3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14631 -26.8
本年到位资金 亿元 148979 -25.9
其中:国内贷款 亿元 17388 -25.4
个人按揭贷款 亿元 23815 -26.5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20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出口239654亿元,增长10.5%;进口181024亿元,增长4.3%。货物进出口顺差58630亿元,比上年增加15330亿元。对“一带一路”[40]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138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出口78877亿元,增长20.0%;进口59461亿元,增长18.7%。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41]进出口额129499亿元,比上年增长7.5%。

9 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金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进出口总额 420678 7.7
货物出口额 239654 10.5
其中:一般贸易 152468 15.4
加工贸易 53952 1.1
其中:机电产品 136973 7.0
高新技术产品 63391 0.3
货物进口额 181024 4.3
其中:一般贸易 115624 6.7
加工贸易 30574 -3.2
其中:机电产品 69661 -5.4
高新技术产品 50864 -6.0
货物进出口顺差 58630 35.4

10 2022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商品名称 单位 数量 比上年增长 (%) 金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钢材 万吨 6732 0.9 6427 22.3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9836 4.9
服装及衣着附件 11713 6.7
鞋靴 万双 929318 6.6 3844 24.4
家具及其零件 4639 -2.5
箱包及类似容器 万吨 297 22.2 2378 32.6
玩具 3229 9.1
塑料制品 7188 12.7
集成电路 亿个 2734 -12.0 10254 3.5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15701 -4.7
手机 万台 82224 -13.8 9527 0.9
集装箱 万个 321 -33.7 967 -36.1
液晶平板显示模组 万个 164560 1807
汽车(包括底盘) 万辆 332 56.8 4054 82.2

11 2022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商品名称 单位 数量 比上年增长(%) 金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大豆 万吨 9108 -5.6 4085 18.1
食用植物油 万吨 648 -37.6 606 -14.1
铁矿砂及其精矿 万吨 110686 -1.5 8498 -27.9
煤及褐煤 万吨 29320 -9.2 2855 22.2
原油 万吨 50828 -0.9 24350 45.9
成品油 万吨 2645 -2.5 1309 21.2
天然气 万吨 10925 -9.9 4683 30.3
初级形状的塑料 万吨 3058 -10.0 3734 -5.5
纸浆 万吨 2916 -1.8 1492 15.1
钢材 万吨 1057 -25.9 1136 -6.1
未锻轧铜及铜材 万吨 587 6.2 3610 6.5
集成电路 亿个 5384 -15.3 27663 -0.9
汽车(包括底盘) 万辆 88 -6.5 3529 1.2

12 2022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金额、增长速度及其比重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占全部 出口比重 (%) 进口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占全部 进口比重 (%)
东盟 37907 21.7 15.8 27247 6.8 15.1
欧盟 37434 11.9 15.6 19034 -4.9 10.5
美国 38706 4.2 16.2 11834 1.9 6.5
韩国 10843 13.0 4.5 13278 -3.7 7.3
日本 11537 7.7 4.8 12295 -7.5 6.8
中国台湾 5423 7.2 2.3 15840 -1.8 8.8
中国香港 19883 -12.0 8.3 527 -16.0 0.3
俄罗斯 5123 17.5 2.1 7638 48.6 4.2
巴西 4128 19.3 1.7 7294 2.6 4.0
印度 7896 25.5 3.3 1160 -36.2 0.6
南非 1615 18.6 0.7 2173 2.0 1.2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59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服务出口28522亿元,增长12.1%;服务进口31279亿元,增长13.5%。服务进出口逆差2757亿元。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42]新设立企业38497家,比上年下降19.2%。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2327亿元,增长6.3%,折1891亿美元,增长8.0%。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含通过部分自由港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4519家,下降15.3%;对华直接投资金额891亿元,增长17.2%,折137亿美元,增长18.6%。全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4449亿元,增长28.3%,折683亿美元,增长30.9%。

13 2022年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行业 企业数 (家) 比上年增长 (%) 实际使用金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总计 38497 -19.2 12327 6.3
其中:农、林、牧、渔业 420 -14.5 80 44.6
制造业 3570 -19.9 3237 46.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523 12.5 276 10.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602 -13.1 347 -1.1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059 -24.5 1548 15.1
批发和零售业 10894 -18.6 961 -12.5
房地产业 581 -48.4 914 -41.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473 -19.6 2148 -2.1
居民服务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