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川金诺
昆明川金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磷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新能源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饲料级磷酸氢钙(Ⅰ型、Ⅲ型)、饲料级磷酸二氢钙,重过磷酸钙、净化磷酸、磷酸铁锂等。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07亿元,同比增长18.3%;实现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293.41%。2024年主营产品包括磷酸、磷肥、饲料级磷酸盐,营收分别占整体的49.23%、26.61%、21.67%。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磷化工行业发展前景
1.磷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突破资源桎梏
中国磷化工企业通过“磷-氟-稀土”协同提取技术(如川恒股份“半水湿法磷酸工艺”),将磷矿中伴生的氟、碘、稀土等元素回收率提升至90%以上,帮助行业从单一磷元素加工转向多元素高值化开发。例如,磷石膏固废经改性处理后转化为α型高强石膏(抗压强度达40MPa),替代天然石膏用于3D打印建材;含氟废气回收制备电子级氢氟酸,切入半导体清洗液高端市场。此类技术将磷矿资源利用率从65%提升至98%,推动行业从“资源消耗型”向“循环增值型”转型。
2.新能源材料制备工艺重构产业链竞争力
湿法磷酸净化、热法黄磷尾气发电等技术创新,帮助磷化工企业突破传统化肥业务边界。例如,瓮福集团“微反应器连续法”生产电池级磷酸铁,纯度达99.95%,较传统工艺能耗降低50%;兴发集团利用黄磷生产副产硅碳负极材料,替代进口产品用于锂电池。此类技术使磷化工深度嵌入新能源产业链,形成“磷矿-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的全生命周期闭环,单吨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以上,驱动行业从“基础原料供应商”升级为“新能源材料方案商”。
3.绿色低碳工艺破解环保与成本双约束
磷化工企业通过“磷石膏无害化梯级利用”“含磷废水膜分离回用”等环保技术,帮助行业突破可持续发展瓶颈。例如,云南云天化建成全球最大磷石膏制备土壤调理剂生产线,修复酸化耕地亩均成本下降60%;贵州磷化采用“MVR蒸发+结晶”技术从废水中回收磷酸二氢铵,磷元素回收率超95%,减少环保罚款的同时年增效益超2亿元。此类技术使行业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下降40%,推动“环保合规成本”转化为“绿色竞争优势”,加速高污染产能出清与集约化转型。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磷矿及磷化工行业分析及深度调研咨询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