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草原资源
甘肃是全国的五大牧区之一,草原总面积2.68亿亩,其中可利用面积2.41亿亩,居全国第六位。草原主要分布于甘南高原、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及北部沙漠沿线一带。甘肃草原类型多样、区系复杂、牧草种类成分丰富,在全国统一划定的18个草原类中,甘肃有14个,这些草原为畜牧业、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甘肃草原类型多样,每个草原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群落,桑科草原、山丹军马场、当周草原等草原风光美不胜收。甘肃四季分明,草原四季景色各异。此外,广袤的草原孕育了独特的草原文化,包括骑射文化、赛马文化、摔跤文化。
饲草资源丰富。2024年全省完成草原种草改良任务542.15万亩,其中人工种草362.76万亩,草原改良179.39万亩。2024年草原干草产量达到1233.9万吨。甘肃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饲草生产和供应基地。
四、湿地资源
甘肃湿地面积118.56万公顷,湿地面积占全国的5%,居第七位。甘肃湿地类型多样,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这些湿地资源不仅具有生态保育、洪水调蓄、水质净化、生物栖息地等多重功能,还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
甘肃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全省有湿地高等植物1270种,接近甘肃省高等植物总数的1/4,其中包括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湿地高等植物15种,占湿地植物总种数的1.89%。有253种脊椎动物栖息于甘肃湿地,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甘肃省级重点保护动物2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