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智能电网被业界认为是清洁低碳、灵活高效,对新能源电力具有高消纳能力的解决方案之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我国电力装备将迎来加快升级、交叉融合和全面提高的新时代,智能电网技术将高度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
一、产业链
智能电网产业链上游为发电环节,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和不可再生能源发电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风电站、水电站、光伏发电站、氢能发电等,不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火电站、燃气电站、燃油发电站、核电站等;中游为智能输变配电,由变电到输电到变电到配电;下游为用电以及智能调度系统,包括智能调度系统、工业用电、商业用电、居民用电、充电桩、新能源汽车、虚拟电厂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能电网产业链以上游能源结构转型(2023年中国风光装机超10亿千瓦,占全球40%)为核心驱动力,中游依托特高压(如±1100kV吉泉工程)与数字化技术(数字孪生电网)构建“强韧主干网”,下游通过虚拟电厂(深圳试点容量达150万千瓦)、V2G(蔚来“换电站+储能”模式)等创新模式激活用户侧资源。当前面临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弃风弃光率需降至5%以下)、跨区域调度壁垒等挑战,但政策(“双碳”目标)与技术(5G+电力物联网)双重赋能下,产业链加速向“源网荷储一体化”升级。未来需突破氢能长时储能、数字孪生电网仿真、区块链电力交易等关键技术,实现从“单向供能”到“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生态闭环,推动全球能源革命。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