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超云
超云深耕冷板式与浸没式液冷技术,2019年即推出高密度液冷服务器,2024年液冷服务器销售额增速65.9%,冷板式方案兼容老旧数据中心改造,浸没式技术直接接触散热提升能效20%。其液冷整机柜Super Rack实现PUE<1.09,并通过与化工院校合作研发新型冷却液,降低浸没式成本与材料污染风险。超云还参编液冷技术标准,推动行业减少散热系统冗余设计,优化资源利用率。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液冷服务器行业发展前景
1.能效突破与可靠性提升重构技术竞争力
中国液冷服务器行业通过冷板式、浸没式等多元技术路径创新,显著降低数据中心PUE(电能利用效率)并提升设备稳定性。例如,冷板式液冷通过高导热冷板设计,结合负压液冷技术消除漏液风险,将数据中心PUE降至1.15以下,而浸没式液冷采用相变氟化液直接吸收芯片热量,实现PUE低至1.05,同时降低CPU温度约30℃,延长元器件寿命。浪潮信息研发的负压液冷系统通过液环式真空CDU技术,既保障散热效率又提升系统安全性,推动冷板式方案普及。
2.多行业需求定制加速技术适配与商业化闭环
液冷服务器应用场景从互联网、电信领域向金融、制造、公共事业等泛行业延伸,形成差异化解决方案。互联网行业率先规模化部署液冷技术,通过冷板式方案优化TCO(总拥有成本)和PUE指标,适配AI训练等高密度算力需求;电信运营商则将其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路径,如某智算中心采用液冷机柜方案,单机柜功率密度提升至63kW,节省70%机房空间并实现快速部署。政府端以国家超算中心为标杆,推动液冷技术在高性能计算集群中的示范应用。金融行业探索液冷模块化部署,结合边缘计算需求开发低噪、高密度的定制化方案。场景分化驱动企业从通用技术向“需求定义研发”模式转型,构建技术迭代与商业落地的正向循环。
3.政策引导与产业链整合强化自主可控能力
国家政策通过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标准、技术攻关专项等推动液冷技术国产化。工信部明确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低于1.3,倒逼液冷技术替代传统风冷,而《“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等文件引导企业突破冷却液、冷板材料等“卡脖子”环节,如巨化股份等企业研发的国产氟化液性能超越海外产品。产业链层面,头部厂商如浪潮信息联合上下游打造“材料-部件-系统”垂直整合能力,牵头制定冷板式液冷国家标准,降低技术应用门槛。同时,运营商与设备商共建示范项目,如南方电网百兆瓦级液冷储能系统验证全链条技术协同。政策与产业的双向联动,为行业构建“技术自主+生态闭环”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液冷服务器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