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农业机械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图)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5-05-20 08:58
分享:

中商情报网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到,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加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农机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应用,加快实现国产农机装备全面支撑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市场现状

1.总动力

农业机械总动力指主要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我国农业机械产业发展战略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增至113742.57万千瓦,同比增长2.84%,2024年约为116230万千瓦。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将增长至11890万千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农机具补贴情况

2024年动力机械目前已实现补贴销售243.47亿元,占了农机补贴消费市场的36.57%,高出2023年5个百分点。年补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只有动力机械与收获机械,这两大类。其次是种植施肥机械与耕整地机械,近五年的补贴消费额都超过了50亿元,但未能突破9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发展前景

1.政策扶持加速行业转型升级
国家层面持续出台的产业政策为农业机械行业注入了强劲动力。例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高端、绿色、智能设备倾斜,鼓励企业研发创新;同时,地方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资金支持等方式推动产学研合作,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如大马力发动机、高效收获机核心部件)。此外,环保法规的强化倒逼企业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老旧机型,转而开发新能源农机(如电动拖拉机、氢能收割机)。政策引导不仅优化了行业结构,还助力企业构建差异化竞争力,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2.智能化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技术的深度融合,中国农业机械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方向转型。智能农机装备如无人驾驶拖拉机、自动导航插秧机、无人机植保系统等,能够实现精准播种、变量施肥和实时监测等功能,显著降低人力依赖并提高作业精度。例如,通过传感器与大数据分析,农机可自动调节作业参数以适应不同地块条件,减少资源浪费。这种技术升级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还为小农户与规模化农场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助力行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模式向技术驱动型跨越。

3.绿色农机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农业机械行业正积极探索绿色技术路径。新能源农机的研发与应用成为重点方向,例如太阳能驱动的灌溉系统、生物质燃料联合收割机等,可显著降低碳排放与能源消耗。同时,轻量化设计与材料创新(如复合材料机身)减少了农机作业对土壤的压实损害,保护耕地生态。此外,农机共享平台的兴起通过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了重复购置带来的资源浪费。这些举措不仅响应了全球可持续发展需求,更帮助中国农机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树立技术领先、环保责任强的品牌形象,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预测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