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简版)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5-05-06 17:28
分享:

5.海四达

海四达聚焦聚阴离子体系,开发NFPP正极材料,推出46145-15Ah、71173208-160Ah等产品,循环寿命超10000次,适配储能、特种车(叉车)及通信备电场景。2024年与日本小松合作全球首款钠电叉车,并与中联重科联合开发工程机械电池,低温性能优于铁锂。公司设立钠星子公司独立运营钠电业务,2025年目标突破工商业储能和海外市场,并与众钠能源合作开发高倍率硫酸铁钠电芯。其聚阴离子体系在安全性和循环寿命上的优势,正推动钠电在UPS和调频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前景

1.高能量密度与低温性能提升推动技术替代

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通过正极材料创新(如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和负极硬碳优化,显著提升了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例如,宁德时代第二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接近磷酸铁锂水平,同时通过复合抗冻电解液技术实现-40℃环境下90%可用电量,极大拓宽了低温应用场景。比亚迪研发的200Ah大容量钠电池在安全性和低温性能上超越磷酸铁锂,为替代铅酸电池和部分锂电池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些突破不仅打破海外技术垄断,更通过“性能对标+差异化优势”策略,加速钠电池从储能向动力领域的渗透。

2.多领域协同验证加速产业化闭环

新能源汽车、储能和两轮车成为钠电池技术落地的核心场景。在动力领域,宁德时代钠新电池已适配巧克力换电车型,并通过双核架构解决续航与低温性能矛盾;比亚迪钠电池则瞄准增程式混动车型,提升极端环境适应性。储能场景中,大唐集团百兆瓦时级钠电储能电站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南方电网分布式钠电储能系统验证了其在电网调频和应急备用的可行性。二轮车市场方面,雅迪、台铃等品牌推出钠电车型,依托快充和轻量化特性逐步替代铅酸电池。这些场景通过“需求反哺研发”模式,推动企业从单一技术攻关向全链条解决方案转型。

3.国家战略引导构建自主可控生态

中国将钠离子电池纳入《“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通过专项研发资金和示范项目扶持技术攻关。例如,工信部推动聚阴离子材料量产工艺优化,强化钠电池在电力储能中的长循环寿命优势。产业链协同方面,宁德时代与一汽解放合作开发商用车钠电启停系统,中科海钠联合南方电网验证百兆瓦级储能集成技术,形成“材料-电芯-系统”垂直整合能力。政策还引导企业探索无负极钠电、固态钠电等前沿方向,通过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衔接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为行业长期发展注入确定性动能。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